经济高地注入绿色动力 长三角掀新一轮生态治理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百年工业发展欠下的环境债,要在这代人手中开始还。生态修复工程需要大投入,为了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在2000年至今的15年里,上海滚动实施了5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安排项目1183项,投入资金约3200亿元。
舍得投入大笔真金白银的不只是上海。2007年太湖暴发大面积水危机,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从这年起,江苏省每年安排资金20亿元用于太湖治理。截至2013年底,江苏实施方案中要求到2020年完成的总投资1083.1亿元、1602个项目,已完成投资1060亿元、1450个项目。
为了实现“不向太湖排一滴污水”的目标,浙江湖州也实施了总投资近100亿元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对245公里的垃圾河、259公里的黑臭河进行集中整治。昔日“到了湖州不见湖”的尴尬成为了历史,湖州也由此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首个地级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2011年,安徽合肥全面启动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拉开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大幕。工程投资超千亿元,分3期实施,项目规格之高、数量之多、影响之广,前所未有。2014年,巢湖流域获批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经过持续投入和治理,全流域在生态湿地修复保护、农业结构调整与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已初显成效,巢湖水质逐步好转。
上海
还旧债 立新规
城以水兴,水以城污。长三角地区以重拳治污,大力推进生态修复。
近年,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调查发现,当年鱼虾绝迹的苏州河中,已有了至少21种鱼类,甚至还捞到了价格不菲的长江刀鱼。经过20年的生态修复,苏州河又成了上海的一条“绿飘带”。
资深环境修复专家、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黄沈发介绍,近年来,上海各区县开展多项水生态修复工程,一些原来发臭的河道,如今都达到了4类水甚至3类水标准,“目前上海骨干河道的水质都已很稳定,下一步还将修复量大面广的中小河道。”
2014年底,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6家严重污染江苏泰运河、古马干河的企业须支付1.6亿元的环境修复赔偿额。这成为目前国内最高金额的环保公益诉讼案件。这起标志性案件显示,生态修复不再是企业污染、公众买单,“谁污染、谁治理”的倒逼机制逐步成型。
在上海的实践中,生态修复必须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在水生态修复的同时,土壤修复也被日益关注。
作为国内最早关注和探索土壤修复的城市,早在2002年上海拿到世博会申请权时,黄沈发及其团队就开始关注上海世博园区的土壤修复问题。在世博园区的近20万立方的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上海市逐渐摸索出一套土壤修复方法、流程和规范。
2014年4月,上海市环保局联合兄弟单位发布《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及市政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管理办法》。《办法》要求,上海市工业企业从搬迁时就要关注土壤修复问题,如果土壤不达标就要引入风险评估,一旦认为有风险就必须进行土壤修复,而且是“谁污染、谁治理”,只有经过修复的土地才可以进行流转和招拍挂,从制度上保证了生态修复。
浙江
“五水共治”谋发展新篇
在浙江,“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洪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吹响了大规模治水的号角,水环境的整体改善让百姓拍手称快。
2014年,因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落地,湖州这片清丽之地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长三角地区的生态屏障,湖州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一直是“敢吃第一只螃蟹”的勇者。而作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湖州被赋予了更加重大的责任——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湖州模式”。
在“绿色GDP”的发展理念下,湖州大刀阔斧地关停“产业低端、产品低价、增长低效”的落后产能,对印染、造纸、制革、化工等易污染行业的数百家企业进行整治提升;太湖边65公里湖岸线上涉污企业全部关闭,使得湖州流入太湖的水质常年保持优良,湖州也成为太湖流域水质最好的区域。
2014年9月30日,湖州太湖水厂开工建设,一度受到污染的东太湖水质恢复到Ⅲ类水标准,并逐步向Ⅱ类水转化,湖州人守着太湖没水喝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绿色GDP”的另一方面是全新的干部考核机制。2004年初,当“湖州干部考核淡化GDP指标”的消息一出,就被外界评价为“石破天惊的改革举动”。新的考核机制把考核重点从经济领域向社会、民生,尤其是生态领域延伸——适合搞工业的乡镇考核工业经济,但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对于没有工业发展条件的山区乡镇,则把考核重点放在新农村建设和生态保护上,实行“考绿不考工”。
江苏
创新空间管控 守牢生态红线
江苏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美景如画,花香怡人。这里原是贾汪区面积最大的采煤塌陷地。贾汪曾是百年矿区,最高峰时有255处煤矿。近年来,将占全区耕地面积1/3的采煤塌陷地创建成景区,推动“黑色贾汪”向“绿色贾汪”转型,成为当地政府的自觉选择。
近年来,江苏创新生态空间管控,守牢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修复、治理与保护成果显著。南京编制《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提出了严格的管控措施。在高淳区802平方公里土地上,70%被划为生态涵养区,不允许开发工业,30%的开发区拒绝一切有污染的企业。在无锡,5年来相继关停并转移太湖周边千余家化工厂、建材厂等高污染企业。仅宜兴一个县级市,5年累计关停并转移化工企业500多家、琉璃瓦企业300多家。
“划定生态红线让江苏生态保护有了‘自留地’,政府监管多了‘防火墙’,开发建设戴上了‘紧箍咒’,生态空间管控也使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有的放矢。”江苏省环保厅自然处处长戢启宏说。
安徽
保护修复并进 建设生态强省
“过去夏天刮南风,蓝藻臭味把人熏得发晕。现在水变清了,空气也变好了。”家离巢湖只有两公里的黄麓镇村民雷才胜,既是昔日湖水污染的受害者,也是巢湖治污的见证者。
从2012年启动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以来,合肥市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如今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已入选国家首批生态文明示范区。在安徽城乡,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和决定性标准。
巢湖治理,是安徽省保护修复并进、大力建设生态强省的成功实践之一。自2003年试点生态省建设,尤其是2012年推进生态强省建设以来,安徽持续实施了天然林、重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造林绿化工程。经过近4年的全面推进,安徽共完成造林838万多亩,相当于之前10年造林面积的总和。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取得明显成效,跨省界街口断面水质连续三年达到补偿条件。
支持长三角发展核电
与此同时,除却生态修复外,“新常态”下,能源在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变得微妙起来。
在近日举行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表示,支持长三角区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在核电示范工程成功的基础上,积极支持长三角区域发展核电。同时,国家能源局已经有意要在长三角地区积极发展核电。
来自权威媒体的报道消息称,目前正在完善的大气污染防治配套措施,加大能源领域政策支持力度。据悉,这些政策包括《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在内,一共六项相关法规,涉及天然气供应、成品油质量升级、煤电节能减排等各个方面。
公开资料显示,国内现已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20台,总装机容量为1807万千瓦,另有28台在建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062万千瓦。到2020年我国的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
事实上,国家能源局支持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核电的大背景,是治理长三角区域的大气污染。对此,能源局还将积极推进12条重点输电通道建设,其中涉及长三角区域输电通道4条,新增输电容量2400万千瓦,总投资870亿元,建成后每年可减少长三角区域煤炭消费超过4000万吨标煤。
相关负责人指出,国家能源局正在会同发改委、工信部制定清洁、高效发电优惠政策,以进一步发展清洁能源治理大气污染。
(本文资料来源:新华网、每日经济新闻、光明日报、湖州晚报、中国经济网)
文章链接:中国环保在线 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9717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