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球能源革命何时启动?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个需要勇气和魄力去实现的梦想,更需要时间来一步步推进,这个梦想属于全世界的年轻人。那么,全球能源革命究竟何时启动? 今年年初,在德国西部城市埃森召开的2015能源世界大会上,一位刚刚从中国回来的德国企业家不无兴奋地在报告演讲中告诉同行:你们知道吗,中国已经安装了超过1亿只智能电表,现在还准备把电网与欧美相联,如果真的能够成功,将对储能和虚拟电厂及新能源技术产生巨大的推动效应,因为中国和美国市场对欧洲来讲实在是够大了。 这位在电力能源行业滚打多年的德国企业家确实捕捉到了2015年最强劲的能源全球风。 同样是在今年年初,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推出新书《全球能源互联网》,提出要构建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导、以电力为中心、全球资源配置的世界能源发展新格局。近日,该书英文版在美国首发,引起全世界关注。 在德国的华人新能源从业者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个需要勇气和魄力去实现的梦想,更需要时间来一步步推进,这个梦想属于全世界的年轻人。 那么,全球能源革命究竟何时启动? 下面都是进行新的能源革命的领先公司,当然还有美国的马丁等,他们从事的事业才是前途所在。 即便以下事实都是无法实现的,但新的能源革命依旧会在不远的时候发生,既然可以将热核聚变设计在重型卡车体积大小的空间完成,未来继续缩小发生的空间,就是技术问题。 罗西的E-CAT在2014年成功的进行了第三方独立测试,来自意大利和瑞典两所科研院所的科学家在瑞士进行三个月的独立耐久性测试,并写出了长达几十页,经过严密论证的测试报告。虽然结果不是特别的理想,也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 罗西在2014年另外一项工作是成功的将1兆 E-CAT镍氢反应器进行了初步商用,这次商用的结果会在2015年公布,如果测试结果理想的话,1兆瓦反应堆会在2016年逐步推广开来。 由于罗西声明,永远不会发表科研性质的论文,他感兴趣的只有应用,这让很多人难以查找最新的进展。 但这不是科学史上的骗局,而是实实在在的科技推进,可惜,这个推进要到别人开始正式商用以后,才会让很多落后的国家和落后的人群感觉到新的革命正在发生。 黑光能源BLACKLIGHT POWER 以及SUNCELL。美国黑光能源公司的SUNCELL原型机预计在2015年上半年与大家见面,这也是黑光能源创始人RAND MILLS在经过长达二十几年的艰苦卓绝的研发,花费近一亿美元后首次拿出的成熟产品。这款产品将会在世界产生极大的轰动效应效应,届时黑光能源或毫不客气的向世界宣布,我们正式进入水能源时代。 不知道这款实验的最新进展是如何?是不是将水先分解成氢,然后利用氢能源。 Defaklion绿色能源公司。Defaklion绿色能源公司正在研究并推进一款家用型的冷核聚变反应器,该反应器的功率估计为5~10千瓦左右,使用电力作为输入能量,为家庭和小型商业机构冬天提供取暖解决方案。 这足以在未来十年以内改变这个世界。因为输出的能量既然可以用于取暖,用于发电甚至装在汽车、飞机上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布里渊能源公司 Brillouin。布里渊能源公司的CEO Robert Godes在2014年动作频频,先是通过冷聚变领域的媒体宣称自己的冷聚变装置的COP达到了100,接着便展开了一系列的公关工作,首先会见了芬兰和挪威石油界和政界的相关领导人,后来又和美国前能源部部长朱棣文进行了会晤,成功的说服了朱棣文,使朱棣文也开始相信冷核聚变。在2015年,布里渊公司将会向世界推出一款工业型冷核聚变锅炉,这款锅炉首先会被用于改造目前的燃煤取暖发电锅炉。 Solar Hydrogen TrendS。Solar Hydrogen Trends公司以其独创的制氢工艺,为我们未来所面临的能源问题提出了一条解决思路。如果Solar Hydrogen Trends公司的制氢技术确实如其宣称的那样,并能获得美国政府及军方的资金,技术支持,将反应器小型化,规模话生产,那么我们很有可能将来会看到他们这种反应器成功的装进飞机,汽车,轮船甚至星际飞船中。 举个通俗的例子:将Solar Hydrogen Trends的制氢反应器装入汽车,油箱改为水箱,然后将水源源不断的制备成氢气,通过燃烧氢气(内燃机或者燃料电池)来驱动汽车将会变得非常清洁。 LENR-Cities。位于瑞士的LENR-Cities公司在2014年成功的说服了空客公司,并使其加入其倡导的冷核聚变生态系统中,后来Nichenergy公司也宣布加入,名不经传的LENR-Cities公司确实具有很大的能量,该公司是否掌握突破性的冷核聚变技术? 2014年比尔盖茨成立了泰拉能源公司,从事增值反应堆的研究,2014年,他前往意大利核能研究院考察冷核聚变,投入了迄今为止冷核聚变领域最大的一笔研发资金10亿美元。 日本 Clean Planet2013年在冷核聚变领域开始崭露头角。 来源:金融界股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