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煤炭消费峰值说法不一国家统计局1月19日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15 年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368485万吨,同比下降3.5%;其中12月份完成31659万吨,同比下降0.3%。我国煤炭产量在2013年达到39.74亿吨后,开始逐年下降,2014年同比下降2.5%。 煤炭需求同样大幅下降。2014年全国煤炭消费同比下降2.9%,2015年同比下降4%左右,业内人士预测,2016年煤炭需求还可能继续下降,煤炭消费同比可能下降约3%。 1月14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煤炭市场中期报告》指出,中国经济正处在从重工业向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的煤炭需求很可能已经达峰。而去年1月8日,IEA发布的《煤炭市场中期展望报告》预测,未来五年中国煤炭消费不会达到峰值。短短一年,预测指向已发生变化。 为何聚焦煤炭峰值 IEA煤炭专家Carlos表示,中国煤炭消费在 2013 年就已达到峰值,2014 年出现了下降趋势。Carlos解释,通过研究2014年中国煤炭发电量的数据可发现,在煤炭消耗量下降的情况下,中国 GDP 增长了 7.5%。GDP 增长迅速,而煤炭消耗却没有那大的增长。基于新的发电量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电发电量要比往年多,还有更多的风能、光伏以及核能发电。 不少业内人士认同中国煤炭消费现在已经达到顶峰。但也有不少专家对此持不同意见。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咨询中心副处长左前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指出,现在就谈煤炭峰值已经到来并不妥当。林伯强认为,煤炭行业正处于转型期,这一时期的数据只是一个相对值,并非正常数值,因此由近两年的数据就简单说煤炭需求达峰是不准确的。虽然近两年煤炭经济情况比较差,但中国经济还会有一定反弹,这将使煤炭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回升。林伯强告诉记者,他们的相关研究认为,煤炭消耗的峰值可能出现在2025年左右。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郝宇认为:“2014年,中国煤炭需求占比已降到66%,2017年可下降到62%,2020年有望继续下降到58%至60%。”他指出,在基准情景下,中国煤炭消费量将会在2019年左右达到峰值,之后逐年下降。 中国电力联合会副理事长王志轩也对煤炭需求达到顶峰表示“谨慎赞同”。王志轩认为,煤炭在今后一段时间都将是主体能源,峰值不能用一年来确定,它可能是由数年构成的一个阶段,或者还会出现小反复,所以不能从2014年甚至2015年煤炭需求的下降,或者使用情况的变化就说明煤炭消费达到峰值。 为何聚焦峰值问题?有专家指出,分析预测煤炭需求的峰值,有利于正确认识目前的能源形势,给煤炭行业、政府部门和投资者传递相关信号,有利于掌握煤炭需求的中长期发展趋势。 林伯强还指出,近年来,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提出,我国在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的目标。而煤炭峰值与碳排放峰值关系密切,大家热切关注碳排放峰值的同时,必然也会关注煤炭峰值。 他表示,如果煤炭消费峰值出现,就说明煤炭绝对消耗量的增长会停止,中国就能够少一些碳排放的限制。 哪些更实际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资深专家却对记者表示:“由于峰值很难预测,也难得到准确的数据,因此从理论上讲,相对于讨论峰值,控煤更应引起关注。” 2014年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其中,针对我国煤炭控制目标明确指出:到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煤炭消费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控制在62%以内。2016年1月1日实施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也要求调整能源结构,优化煤炭使用方式,推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记者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已有2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和30多个城市制定了不同形式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 但王志轩强调,对煤炭消费结构的调整可能比总量控制更重要,需要从散煤和低效率用煤着手减煤,来进行煤炭结构调整。 此外,不容忽视的是,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维持以煤为主的格局。左前明表示,在当前结构调整攻坚期,如果将“控煤”盲目理解为煤炭将失去我国的主体能源地位是错误的。他认为,“若一味过度鼓吹新能源发展,靠补贴新能源,全面压制和排挤煤炭产业发展,势必最终将导致死掉一大批煤炭企业,流失一大批煤炭人才,浪费一大批宝贵的煤炭资源,对我国能源支柱产业造成严重打击。为保障我国能源供给,煤炭的粗放式快速发展确实给环境带来了很大问题,但这不是煤炭本身的问题,而是没有把煤炭利用好。”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强调,现代能源体系是以清洁、低碳、高效、可持续等为特征的能源体系。煤炭的开发利用也需要努力实现由要素驱动为主向科技创新驱动为主、由按需定产向科学开发、由粗放供给向对口配送、由传统型向现代化、由局部领先向整体高效节能环保、由独自布局向协同发展,以及由单技术节能向集约节能的转变。 左前明认为,工业化进程势必带来排放,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一些低碳主义者一样希望我们越早达峰越好,但必须要考虑我国发展阶段,能源禀赋和现实条件,不宜偏颇或教条。(武晓娟) 来源:中国能源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