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第十三届长三角能源论坛在杭州顺利召开(2016-11.30)
发布日期:2017/1/20

第十三届长三角能源论坛

会议纪要

(2016年11-12日,杭州梅苑宾馆)


由浙江省能源研究会和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共同主办、上海市能源研究会和江苏省能源研究会协办的“第十三届长三角能源论坛”于20161111-12日在杭州梅苑宾馆举行,会议得到了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和浙江省能源集团的指导和大力支持。

本届长三角能源论坛的主题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能源转型与创新”,聚焦当前我国能源发展战略转型期中能源行业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邀请长三角地区及周边省份的能源专家、学者和一线科技人员,从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共同探讨能源转型与创新的方法与途径。出席本届论坛的领导和嘉宾有浙江省能源局副局长金毅、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部长戴力、省能源集团总工程师朱松强、浙能技术研究院院长秦刚华、江苏省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培红、上海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章树荣和秘书长王经、江西省能源研究会理事长任德清和福建省能源研究会秘书长谢如谦。参会代表共150多人。

一、领导嘉宾讲话,以数据说明问题,凸显能源领域供应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

本次论坛包括开幕式、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浙江省能源研究会理事长、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院长骆仲泱教授主持开幕式和主旨报告,金毅、戴力、朱松强、秦刚华、章树荣和王培红等领导和嘉宾分别在开幕式致辞。

金毅副局长针对当前我国能源发展战略转型期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特征作重要讲话,用“五个转变”高度概括“十二五”浙江省能源发展转折期的特点,指出2014年是重要的转折点。通过列举十二五期间、尤其是2013-2015年浙江省电力消费和电力装机容量以及外来电的增长速率变化的数据,用翔实数据说明全省电力消费增速减缓而电力供应能力持续增长。由于需求断崖式下降,供给惯性增长,导致供大于求,使得全省煤电机组运行小时数逐年明显递减,更严峻的情况是,今明两年新增装机容量还将建成投产,浙江电力生产将更加困难,在浙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必要、有条件而且紧迫。为此,在十三五期间浙江省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合理配置抽水蓄能电站、合理控制煤电规模、扩大天然气利用、控制新增外来电、加快推进电网和能源管网建设、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合理控制电源建设节奏,构建“四张网”,打造“五基地”,并用10年左右时间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实现“一控两升四降”发展目标,基本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多元的现代化能源体系。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长戴力在致辞中赞许本次论坛是浙、苏、沪二省一市能源系统主动对接、加强交流、推进合作、共同发展的一次盛会,充分肯定了长三角能源论坛对二省一市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促进和宣传作用,为二省一市以及周边省份的能源科技工作者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使得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跨省跨专业进行学术交流,共同探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浙江省能源集团总工程师朱松强在致辞中介绍了浙能集团在清洁煤炭高效利用方面的努力和成绩,率先在国内完成所有煤电机组的脱硫改造和脱硝改造,率先在国内提出煤电机组“超低排放”理念,实施国内首台示范机组改造和推广应用,并且审时度势,提出“能源立业、科技兴业、金融富业、海外创业”的新一轮战略转型的发展思路,同时呼吁研究评价能源结构问题,尤其是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历史使命、各自的定位和发展的路径,为科学制定能源战略贡献智慧。

二、主旨报告,从宏观规划到创新技术,多角度地探讨能源转型和创新的思路。

本届论坛邀请6位专家做主旨报告。浙江省发展与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吴红梅从能源供给、能源消费、科技支撑和体制改革等四方面详细介绍浙江省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的思路与行动,主要包括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排放、大力发展清洁煤电和可再生能源、构建研发创新平台、打造特色能源产业基地、先试先行体制改革等,展示浙江能源发展的前景。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刘荣厚教授在“能源供给侧改革途径之一:生物质能转换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演讲中,介绍其团队在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取生物燃油的研究和示范工程的成就。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谢尉扬以“科技创新引领传统煤电走向高效、环保与智能”为题,分析浙江省最大的能源企业——浙能集团面临的形势和压力,基于现有的基础和优势,思考集团的转型发展之路,发展核电、可再生能源,进一步提高煤电效率等。江苏省能源研究会风能专委会主任顾为东大胆提出了“能源4.0:产业能源互联网”的设想,利用互联网与电网,将供电侧所有能源与高耗能产业用电侧深度融合,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形成智慧能源,构建一个有机的高效、低成本、可持续、可调控的新型能源网络系统。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昊教授的“煤和生物质在大型电站锅炉中混烧的应用基础研究”演讲从气固两相流、烧结和掺烧结渣特性以及高温腐蚀防治等方面介绍煤炭与生物质混烧的研究成果。江西省能源研究会理事长任德清从发展分布式能源和火电厂实施集中供热等方面,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综合智慧能源发展”。

三、专题报告,从理论分析到创新实践,多层次地反映能源转型和创新的探索。

本届论坛邀请9位专家做专题报告,从节能减排、能源互联网、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展示能源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实践。在节能减排领域,浙江省能源监察总队长吴光中在“以节能为抓手,推动能源转型与创新”演讲中,指出低碳与节能相通、高效与节能相连,强调节能是推进能源转型和创新的重要抓手,介绍“十三五”期间浙江省节能的目标、重点领域和和实施方案等。相关的演讲还有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部门主任刘峻的“福建沿海工业园区发展集中供热发电的效益分析”、上海宥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文亮的“绝热保温纳米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以及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的“燃煤电厂宽温催化剂全负荷脱硝的应用研究”。在能源互联网领域,上海能源研究会秘书长王经教授在“能源供给制结构性改革与能源互联网”演讲中,提出构建能源结构生态化、产能用能一体化、资源配置高效化的全新能源生态系统概念,通过构建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江苏省可再生能源项目办主任许瑞林“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市场前景”演讲,指出当前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首要问题是盈利,应加强研究、创新项目管理模式和运作模式等。东南大学陈小龙“多能互补与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演讲,介绍了多能互补的各种形式及其利弊等。福建省祥和地热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庄庆祥“漳州市干热岩增强型地热系统项目进展与展望”,介绍项目团队在漳州市干热岩增强型地热資源勘查与地热发电为首的地热能梯级综合利用方面的实践和成果。

四、本届能源论坛,通过交流学术和互动探讨,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论坛主旨报告和专题交流,浙江省能源研究会理事长、浙江大学能源工学院院长骆仲泱教授作了总结,他用“顶天立地、直面现实、规划未来、系统互联”十六字高度评价本届论坛,不论学术报告还是论文集,既有宏观能源规划和战略研究,也有接地气的专业技术创新研发,领导与专家的讲话和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如煤电利用小时减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瓶颈制约等,与会代表积极互动、共同探讨解决之道,从政策、技术等方面,规划未来多元化、清洁化和低碳化能源发展,从系统和互联网+角度,探讨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和发展方向。

五、征集论文、编辑形成《第十三届长三角能源论坛论文集》

本次论坛的论文征集得到了能源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和踊跃投稿。经专家评审,《第十三届长三角能源论坛论文集》收集长三角地区以及全国各地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一线能源科技工作者的论文共91篇,其中上海能源研究会推荐39篇,浙江省能源研究会推荐34篇,江苏能源研究会推荐14篇,福建省能源研究会推荐3篇,江西省能源研究会推荐1篇。这些论文的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围绕论坛主题,从综述与规划,煤炭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信息智能化技术等方面,交流技术成果,探讨能源转型与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第十三届长三角能源论坛在长三角地区能源研究会及广大能源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为本届论坛经费提供了有力支持,特致感谢。


第十三届长三角能源论坛

组织委员会、学术委员会

                                       2016年1130

,
返回
版权所有 上海市能源研究会 2014